一方苍翠间,一站流水声。眼下正值枯水期,可国家级绿色小水电站文成县高岭头一级电站,却通过大坝的生态泄流阀,以每秒0.068立方米的水量持续泄放,实现下泄生态流量的“细水长流”。汩汩碧水既保障了大坝下游河道支流水源的充沛,也满足了下游河道生态、景观等用水需求。“现在放多少水,都是按标准来的。”该水电站经理钟希炜告诉记者,站内还设有生态流量监测与监视装置,可实现智能在线监管。
从“放没放”到“放多少”,背后是我市小水电生态运行、生态流量监管从粗放走向精确的转变,是我市小水电站绿色转型升级的缩影。正是基于这种改变和提升,目前,我市506座水电站近5年平均年发电量约22亿千瓦时,年平均发电产值约10亿元,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每年节约88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29万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38座水电站获评国家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打造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绿色小水电站创建典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不久,我市小水电绿色转型升级经验做法,还入选全国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典型案例。
506座水电站
实现生态流量泄放
“从2012年起,我市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现已建成283座标准化电站,其中水利部一级标准化电站15座。”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线铺开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去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温州市1000千瓦以下小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创新提出有人员、有经费、有两票、有三制、有安全鉴定、有检测试验、有标志标识、有应急管理等“八有”创建标准,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340座1000千瓦以下标准化电站创建,将标准化管理真正向末端推进。
文成县高岭头一级水电站所安装的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和数据传输设备,正在我市越来越多的小水电站“上岗”。放了多少水、是否达到要求,工作人员一目了然。2020年,我市各地按照省政府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筹集资金1500多万元,完成430座水电站实时计量监测设施建设,实时监控率达85%,居全省第一,并于2022年提前3年完成省政府考核任务。
同时,我市推行小水电站专业团队运维,对生态流量监测设施进行物业化管理。目前全市所有水电站都已按规定完成生态流量泄放方案批复,逐站设置发电限制水位线和生态放水最低水位线,细化生态流量泄放标准。其中,38座水电站获评国家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76家小水电企业还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
河更畅了,水更清了,景也更美了。我市以水电站为依托,创成2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乐清钟前水电站为依托,创成中雁荡山国家水利风景区;以永嘉金溪水电站为依托,创成黄檀溪国家水利风景区。这些集生态涵养、游憩观赏和休闲健身功能为一体的风景区,有效带动周边农旅的快速发展。
8%年化收益
持续带动农户增收
2021年,泰顺县推进小水电智能化改造,一批水电站通过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感知体系建设,采集各类传感器信号,实现远程集中控制。记者在该县玉溪潭水电站看到,由于接入集控中心,改水电站已经实现了“无人值班、远程控制”,此举让该县25座小水电站每年节省人力成本约500万元。
“农村小水电站多位于山区,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成本较高,需要制度创新,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各地因地制宜放大招:瑞安市给予水电站更新改造项目最高60%补助,给予绿色水电转型、标准化创建一次性奖励;永嘉县免费为水电企业进行资产抵押登记,充分盘活“沉睡”资产,十余家水电企业获得5000万元贷款,用于水电站更新改造等项目;平阳县则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取水权质押信贷产品,凉头水电站获得全省首笔200万元贷款……
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还需要激发业主加大投入。如何在创建绿色水电的同时,又能帮助当地农户增收?文成县迈出的步子显然更早。“我们鼓励和支持村民,通过‘自行筹资+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入股到公司,公司收购水电站私人持有的股权,获得经营收益后,按约定收益率支付给村民。”文成县兴村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建锋说,早在2017年12月,公司首次收购该县高岭头一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18.24%的股权,多年来,该项目均达到公司预期投资收益,每年为村民保障8%的年化收益,持续带动当地低收入农户增收。
为进一步鼓励小水电站业主加大投入、创建绿色水电的积极性,去年,我市将小水电纳入《温州市山区五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支持小水电现代化提升改造和股权改革,创建共富新路子。
原标题:506座水电站实现生态流量泄放,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29万吨——
“绿色”小水电流淌共富泉
记者:包蓉蓉 通讯员朱丽洁
标签: